2016-01-20 | 作者:聯合國

回應「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糧農組織新書推廣「節約與增長」

《重點摘要》聯合國糧農組織18日發表新書,回應了永續發展目標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書中詳細論述了如何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方式生產主要穀物。以世界各地的案例研究為佐證,有力證明糧農組織宣導的「節約與增長」農業方法已被成功地用於主糧生產。

 

1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新書,詳細論述了如何以保護、進一步利用自然生態系統的方式生產玉米、稻米和小麥等世界主要穀物。新書以世界各地的案例研究為佐證,有力證明糧農組織宣導的「節約與增長」農業方法已被成功地用於主糧生產。新書的發佈充分回應國際社會近日簽署的兩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協定——永續發展目標和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兩項協定特別強調了糧食系統中包容性創新的必要性。

受地下水枯竭、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因素的影響,穀物生產基礎日益受到威脅。為了在2050年養活未來人口,依靠現有耕地的基礎上,全球需要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並同時實現60%的糧食產量增長。糧農組織新書的發佈為未來永續的農業發展指明了道路,同時進一步就世界如何推動其新的永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切實指導。

糧農組織表示,這本書的意義遠不止複述傳統種植方法那麼簡單,書中涉及到的內容包括農業模式創新、種植模式的多樣性、更有效的土壤管理模式、水資源利用方法,以及蟲害疾病預防控制。糧農組織指出,如果不採取新的方式方法,現有的模式將不會帶來成功。

新書中所推廣的「節約與增長」模式,是一個建立在廣泛基礎上的環保和永續農業方法,旨在強化生產、保護和促進農業自然資源基礎,通過發掘地球自然生態系統過程來減少對化學投入物的依賴,同時增加農民總的收入。模式的核心由五大互補元素構成:保護性農業,最大限度地減少耕作並使用土表覆蓋和作物輪作;增強土壤健康,如種植固氮植物以替代高價礦物肥料;選擇增產潛力大,營養品質高,並能夠抵禦生物和氣候脅迫的作物;有效用水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通常利用天敵來盡可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目前被廣泛採用的一個典型例子是中國的稻田養魚系統,即農民在稻田中進行魚類放養,並最終將這些魚出售以賺取收入,或作為食物以改善營養。此外,魚類在稻田養殖期間還可將破壞作物的昆蟲、真菌和雜草吃掉,減少了農藥支出。據糧農組織估計,全球90%的水稻種植地適合於開展稻田養魚,但在中國以外,亞洲只有1%的水稻田採用該系統。除此之外,「節約與增長」模式還有許多成功案例,例如,非洲一些小農通過在周邊長有飼料作物紫狼尾草的田間構建玉米與豆科植物金錢草間作的生態系統,解決了當地飛蛾幼蟲以驚人速度吞食玉米難題。

全球向注重永續性的轉變涉及到「在人類與自然界需求之間達到一種平衡」,而先進技術也能夠在提高生態系統服務方面發揮作用。糧農組織指出,由於生態系統和農場的需求各不相同,「節約與增長」作為一種靈活的方法,在諸多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圖片來源Daniel_Bauer

資料來源:聯合國新聞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