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 | 作者:Nownews今日新聞/彭夢竺

台灣食安困境何去何從? 學者:法規應公開透明、全盤考量

《重點摘要》針對近年來風波不斷的食安問題,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陳宏彰表示,問題點在政府進行食品法令的修改經常只是因應重大食安事件,並沒有以提升食安為第一考量,導致檢驗項目過度浮濫。法規的訂定或修改應該要建立在科學證據及完備配套措施的基礎上,並教育消費者,讓民眾、業者與政府間彼此有足夠的信賴關係,才是解決台灣食安困境的根本之道。

 

台灣近幾年歷經多次食安風暴,對於政府剝洋蔥式的處理方式,不僅業者無所適從,民眾也罵聲連連,台灣的食安管理到底該何去何從?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助理教陳宏彰表示,自民國64年《食衛法》(現行《食安法》)訂定以來,政府進行食品法令的修改經常只是因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的修法,並沒有以提升食品安全為第一考量,導致檢驗項目過度浮濫。

面對台灣目前的食安困境,陳宏彰點出問題,他認為,模糊不清的法令要求,讓業者無所適從,有時可能讓合法的食品業者一夕之間變成非法廠家,例如包裝品名與圖文標示是否與內容物相符。政府朝令夕改,希望以單純的檢驗結果來定義合法或非法,倉促未全盤考量的實施,只會徒增社會成本,更引發消費大眾對政府及食品產業的不信任。

他指出,歐盟、Codex(國際食品法典)、美國的法規增修,必定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並充分進行產、官、學界的研擬及溝通,同時教育消費者正確的觀念;反觀台灣,法規實施倉促,仿效國外法規卻忽視飲食文化差異,對於環境背景值、檢驗誤差也未充分考量,業者在自主管理下,存在太多模糊空間,還要面臨不同單位的冗餘稽查,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陳宏彰強調,如何讓法規訂定過程公開透明、全盤考量,讓產、官、學界與大眾能夠充分溝通,並回歸以科學為依據,制定出清楚可行的法規與政策,讓民眾、業者與政府間彼此有足夠的信賴關係,才是解決台灣食安困境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Flavio~

資料來源:Nownews今日新聞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