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 作者:關鍵評論網/李作珩

不希望未來無魚可吃? 從海鮮指南看海洋文化

《重點摘要》爺爺們說,他們小時候的魚隨便補都有,海鮮種類應有盡有,每逢年節家家都是肥美的大魚,但現在魚難捕、海鮮稀少,不是不可以吃海鮮,而是該怎麼挑選,才是負責任的善待海洋。

 海洋悲歌頻傳

日前綠島民宿業者宰殺保育類龍王鯛,引發外界一片撻伐,媒體上斗大的標題描述此事、臉書上更是有不少人出來發聲,紛紛呼籲重視海洋環境保育觀念。然而卻沒能遏止類似事件,緊接著澎湖也傳出保育類的「硨磲貝」被人盜採,令人心痛不已。

           

翻開過去歷史,類似的海洋悲歌還真不少,澎湖馬糞海膽因為號稱鮮美、營養價值高,吸引不少饕客慕名前往,過度濫捕的結果,就是資源枯竭,只好規定,只有6月到9月底才開放捕撈,但仍有許多不肖業者偷偷違法捕撈。 

吃海鮮的取捨

台灣四面環海,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又因得天獨厚的條件,漁業物種多元,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魚種,再加上海鮮的料理方式多元,滋味鮮美,連許多營養專家也盛讚是有益健康的飲食選擇,讓更多人趨之若鶩。

然而大啖美食的背後,隱藏的是更多對環境、個人的負面影響。

先不說整個自然資源,藥物殘留、重金屬汙染,經由食物鏈傳遞,最後被人類吃進體內,長期累積將有害健康。

而對環境而言,大肆捕撈海底生物,將導致海洋資源枯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就指出,如人類對於海洋的破壞持續,那麼在2048年我們都將沒有魚可以吃。

食品安全、環境保育及營養價值三條線,該如何取捨與平衡,是每個消費者的課題。

衛生署健康局所發行的月刊中表示,吃魚的好處主要有三,高蛋白、低熱量,及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健腦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見魚不是不能吃,而是要知道怎麼吃,才能吃得巧,創造雙贏

 

台灣海鮮指南

海鮮挑選原則

1. 常見種 > 稀有種

2. 銀白色魚種 > 有色彩的魚種

3. 迴游種 > 定棲種

4. 泥沙棲性物種 > 岩棲性物種

5. 養殖魚 > 海洋捕撈魚

6. 不買長壽的大型掠食魚

7. 不買遠道而來的海鮮

8. 不買養殖的蝦、鮭、鮪(其餌料為魚粉或下雜魚)

9. 購買養殖的吳郭魚、虱目魚等(其餌料為植物性餌料)

10.購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

11.不買非使用永續漁法撈捕的漁獲

綠燈 (建議食用)

文蛤(蛤蠣)、牡蠣、九孔、鮑魚、扇貝(干貝)、魷魚、鎖管、軟絲、龍蝦、竹莢魚、秋刀魚、虱目魚、白帶魚…

黃燈 (思考是否有必要食用)

海蝦(草蝦、沙蝦、斑節蝦、白蝦等)、紅蟳、海膽、養殖石斑、鱸魚、海鱺、黃魚、鮭魚(挪威鮭魚)、鱈魚(扁鱈)、白鯧、鮪魚、旗魚、土魠…

紅燈(避免食用)

蝦蛄、烏賊(花枝)、野生石斑、野生烏魚、圓鱈、黑鮪、鰻魚(日本鰻、白鰻)、珊瑚礁魚類…

製表:CSRone/資料來源:台灣海鮮指南

 

海洋食堂
民間發起的海龍王愛地球協會,也提供了民眾索取小卡,貼心列出一般餐廳常見菜色,標示這類海鮮是屬於甚麼類型的、能不能吃。

比如喜宴常見的生魚片、魚翅羹就屬於野生魚且數量稀少,應拒絕食用。

除了增加對於海洋生物種類的認識,人們對於食用海鮮的觀念也必須有所改變。以往我們追求魚要大、要肥美,但其實應該跟著時令吃海鮮,不但能夠保護海洋環境,也能夠同時滿足味蕾。

聯合報導,中研院研究團隊長期追蹤海洋的多樣性變化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1/4,漁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汙染、棲地破壞、氣候變遷,或者是人為過度捕撈。

「台灣需要的是海洋文化,而不是海鮮文化」

長期以來,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就是吃,並不關注生存狀況,以台灣人的消費習慣,尤其是越稀少、越打著「限量」招牌,就越容易提高消費興趣。海洋資源的枯竭,從消費端開始,就是一個不良善的起點,開始一連串惡性循環。

「年年有餘」這句話現在很容易懂,但這句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或著我們的下一代,不復再見。

海洋資源的維護,不單單是漁民或政府的責任,身為消費者,至少我們可以注意餐桌上的餐肴怎麼來、吃哪些海鮮對環境衝擊較小,不作加害海洋的劊子手。

守護海洋

 

CSRone小補充》

 

責任漁業指標RFI標章為依循聯合國農糧組織的『責任漁業管理規範 Responsible Fishery Management』
,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一起推動的環保標章。

圖片來源:海龍王 Oceanus柯金源

資料來源:關鍵評論網台灣海鮮指南海龍王 Oceanus責任漁業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