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3 | 作者:聯合財經網/高行

微藻養殖好處多 可減碳 還能賺大錢

《重點摘要》肉眼看不見的微藻,卻可以捕捉二氧化碳、製造生質燃料,還能提煉出珍貴的蝦紅素,變身為生質金礦。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台泥攜手工研院建立「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成功研發以回收二氧化碳養殖微藻,再自微藻中萃取有美容聖品之稱的蝦紅素原料,為全球首例跟上環保趨勢的「負碳」產品,不久後將廣泛運用在美妝、食品及新藥開發。

台泥和工研院近期簽署新階段研發計畫合約,台泥將投入超過2,500萬元的研發經費與工研院合作,共同運用工研院的能源科技研發的微藻能源與固碳專利技術,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未來並規劃設置20公頃的大型戶外微藻養殖場進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應用,一年除了可望為台泥貢獻4,800公噸的減碳量外,還可進一步投入高價蝦紅素原料生產,快速切入綠色循環經濟商機。

「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台」最初是始於雙方合作的碳捕捉計畫,要將水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予以循環再利用。五年前,台泥成功在旗下和平廠建立每小時捕獲1公噸二氧化碳的先導型試驗廠,突破過去只能在實驗室和電腦模擬運作的侷限,至2014年陸續已完成捕獲廠100小時連續測試,並完成二氧化碳液化液廠安裝,還啟動新一代整合蒸氣水合與多階段旋風式捕獲系統安裝,更榮獲當年百大科技研發獎殊榮。

隔年台泥和工研院簽訂進一步商業化的意向書,能降低碳捕獲成本達50%,2014年上半啟動整合利用和平廠餘熱發電機組餘熱能力,規畫設計10至30MW(百萬瓦)大型化捕獲系統,預計明年完成細部設計,預期降低碳捕捉成本由每公噸50美元,降低至25美元,未來進一步降至10美元。

在成功進行碳捕捉同時,一場美麗的意外使台泥成功進軍蝦紅素事業。台泥原本計畫利用捕獲的二氧化碳養殖可生產生質燃油的微藻,而研發團隊意外發現二氧化碳也可培育富含蝦紅素的雨生紅球藻,商機嗅覺向來敏銳的台泥董事長辜成允一聲令下,啟動綠色掘金之旅。

以雨生紅球藻萃取出的蝦紅素台泥市場潛力雄厚,台泥指出,以紅球藻粉國際行情每公斤2萬元計算,每公頃養殖面積年產值高達5至8億元,加工製成美妝產品、保健食品,甚至複方藥品,產值潛力可期。

台泥除投入2,500萬元和工研院合作研發,也將在短期內投資2億元在和平廠區擴建微藻生產設施,最慢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養殖廠和萃取的一貫化產線,正式商轉。據了解,台泥和平廠目前已建置0.51公頃的戶外養殖廠及千坪室內養殖廠,在明年上半前將擴大到1公頃,並完成萃取等生產線,運轉順暢後,養殖面積將擴大至20公頃以上。

台泥也將和工研院生醫所及清華大學合作,希望帶動產業鏈,創造全新商業模式,未來商機預期超過百億元。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資料來源:聯合財經網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