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 作者:端傳媒/江雁南

上海試點「分享冰箱」:把「剩食」變成「飽餐」要幾步?

《重點摘要》「剩食」不是垃圾,只是放錯了位置、給錯了對象的食物,要把它們傳遞到對的位置、對的人,一台公共冰箱,只是漫漫長路的起點。

 

10月9日,重陽節,上海市中心普陀區長壽社區的老年活動中心,出現了一台冰箱,機身上印有「食物免費領取」的字樣,裏面放了七八十個飯盒,都是周邊酒店賣剩下的「重陽糕」,每個飯盒上標註供應商和賞味日期,老人們排著隊來登記領取,每人限領一盒,由社區志願者負責發放。被視為中國的第一台「分享冰箱」(Solidarity Fridge)。

此後兩周,上海街頭很快又出現了兩台「分享冰箱」。更多企業和個人加入了往冰箱裏添食物的行列,和剛出現時相比,現在的「分享冰箱」總是處在一種飽和的狀態。「分享冰箱」的概念年輕而簡單,2015年4月,第一台「分享冰箱」出現在西班牙的一個城鎮街頭,意義就是「把剩下的食物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發起人Alvaro Saiz早年曾在當地設立了一家食物銀行。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許多窮人在垃圾堆裏找食物,這種喪失尊嚴的景象讓Saiz警覺,「為什麼我們會丟棄這麼多食物?」

「分享冰箱」在西班牙小鎮街頭設立後,周邊的餐廳送來了剩餘的小菜,也有人專門煮好食物送來。到了週末,開完派對的人們會把沒有吃完的烤肉香腸塞滿冰箱。這個友善而環保的概念很快就風靡全球,今年6月,台灣街頭也出現了「分享冰箱」。

在這台特殊的冰箱背後,是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問題。據統計,全球一年丟棄食物的總重量高達十三億噸,3600萬人死於飢餓,浪費掉的食物足足是飢餓人口所需糧食的四倍。中國是糧食浪費問題最嚴重的頭三位國家之一。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其中餐桌外的浪費就高達700億斤,接近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在中國,每個家庭每年差不多將價值1萬元的食物直接倒進了垃圾桶。

長期關注此問題的香港記者陳曉蕾將多年的調查寫成了《剩食》一書,其中寫道「大部分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廚餘,根本不是垃圾。」即使如此,在大陸,「剩食」及其處理尚未得到公眾廣泛認知和關心政府部門也未做過完整詳盡的專門統計,中國的食物浪費來自於哪裏、比例多少、是否應該徵收處理費,這些「剩食問題」就像剩食一樣,未被弄清楚就扔進了注意力的暗處。

 

從「食物銀行」到「分享冰箱」

比「分享冰箱」更早出現的是「食物銀行」,收集社會捐贈的食物,再分發給有需要的人。1967年,全球第一家「食物銀行」在美國誕生,此後走向全球,但在半個世紀後的當今中國,「食物銀行」仍不多見,對不少人來說,甚至連概念都是陌生的。目前上海只有一家經營食物銀行的NGO「上海綠洲公益發展中心」,2013年,綠洲公益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家線下「食物銀行」。今年重陽節落地的「分享冰箱」正是綠洲公益食物銀行的一個衍生項目。

綠洲食物銀行成立三年間,工作就是收集匯總各家超市、食品公司的食物,再分發到遍布上海的50個分發點。綠洲跟社區街道的基層管治機構合作,依靠後者掌握的居民信息,將食物分配給最有需要的家庭,但對於總面積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過2400萬的上海而言,這樣的體量不過是冰山一角。三年來,綠洲食物銀行累計發放的食物186噸,而香港唯一一家食物銀行Feeding Hong Kong(樂餉社)2011年成立,2015年一年就發放了食物516噸。

儘管概念簡單,但綠洲食物銀行的運營並不容易。雖然是上海唯一一家食物銀行,綠洲的資金額只有10萬人民幣,全職工作人員7個,能對接的捐助企業也不多,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的食品企業有20家,非持續性的企業有五六十家。「如果食物多了也存放不了,我們沒有倉庫,」綠洲食物銀行主任李冰說。推行了幾年「食物銀行」後,李冰的團隊發現了「分享冰箱」概念,並選擇在上海的一個普通街道進行試點,由兩家NGO和長壽社區基金會共同投資和管理,場地由街道提供,是社區的老年活動中心。

和食物銀行原先接收的食物種類相比,分享冰箱似乎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可以解決保質期只有幾天的「熟食」。端傳媒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台分享冰箱裏的食物種類有限,包括酒店提供的點心——奶黃包和葱油餅,食品公司提供的罐頭金槍魚、牛奶和酸奶。下一步,「分享冰箱」想擴充食物來源,豐富食物種類,比如那些外觀不美觀的蔬菜瓜果,便利店裏每天賣剩下的盒飯和飯糰……但沒有固定配送是目前最大的麻煩。

「肯德基的炸雞兩小時就要被丟棄,還有麵包房的麵包,但是我們沒有物流和人力來回收這些食物,」李冰說。「分享冰箱」落地兩周,更多的餐飲公司加入了進來,「但他們希望晚上10點後去取食物,那些原本是當晚要被當垃圾處理掉的廚餘。」除此以外,初生的分享冰箱還有很多其他侷限,比如沒有冷庫和冷鏈物流,生鮮、冰鮮、冷凍剩食的運輸和貯藏,他們都愛莫能助。

「我們要做的是1.5公里的資源對接,」李冰告訴端傳媒,「我們希望周邊1.5公里之內的餐飲集團能夠把他們剩下的食物提供給我們,而不是倒掉。而1.5公里以內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來這裏領取食物。」就在附近的「大豐收酒店」是為這個冰箱食物提供者之一,店長寧女士告訴記者,酒店會將剩下的點心運送給冰箱,每天十幾份左右。因為酒店要對食品安全負責,所以目前並未考慮提供其他品種的剩食。和「分享冰箱」合作是解決飯店食物浪費問題的辦法之一嗎?「我們也就是獻點愛心,支持公益項目,」寧店長如是說。

一個路過食物銀行的街坊瞅了眼食物不足的冰箱,撇了撇嘴,「又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吧。」「如果政府不徵收廚餘處理費,企業也不會真正把處理廚餘當回事。分享冰箱對商家來說並無動力,」另有本地市民如此評價。

 

香港「食物銀行」的經驗

經常被拿來與上海比較的香港,剩食問題同樣嚴重,但後者的政府行動和專門NGO起步得稍早一些,更加成熟和豐富。在香港,每天浪費的廚餘和完好食物將近3600噸,可以塞滿300輛雙層巴士,同時,據2014年統計,大約96萬港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三分之一的香港長者得不到基本營養保證。香港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將其稱之為「消費和浪費的惡性循環」。綠洲食物銀行在上海誕生前不久,2012年末,香港政府成立了「惜食香港運動」督導委員會,由環境局局長領銜,推廣減少廚餘、捐贈剩食。

香港唯一食物銀行Feeding Hong Kong(樂餉社)成立至今5年,和全港的68家慈善團體合作,包括收容所、日間護理中心、兒童照顧所和擁有食物援助計劃的非牟利組織。回收的食物包括被丟棄的新鮮、高質素食物。對什麼食物可回收,Feeding Hong Kong郵件回覆端傳媒表示,只要保證食物的安全及適宜食用即可,他們回收的大部分食物只是在一般銷售過程中失去了商業價值,因而原本將被丟棄。例如,保存期較短的新鮮麵包、三文治和沙律。而罐頭及包裝食品,則可能是因為接近有效期限、標籤錯誤、停產品牌、過剩的庫存、配方的微調或包裝損毀而被送到食物銀行。今年2月發表在Feeding Hong Kong官方網站上的一篇網誌寫道,每週,該組織的營運團隊收集、分類及儲存超過10噸食物。

香港也有幾家專門處理熟食剩食的NGO,比如香港政治團體職工會聯盟的「食德好」,成立於2009年。他們聘任社區內的基層人士擔任食物回收隊,到街市商戶及生產商收集過剩的蔬果和完好食物,直接轉贈予社區內有需要的市民及團體。「食德好」2013/14年報顯示,當年回收了87.1公噸的食物,累計回收226.8公噸食物,最主要的受惠者是綜合社會服務中心及地區、長者院舍及鄰舍中心。

另一家剩食處理NGO「惜食堂」,由香港小寶基金會成立,於2011年開展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向本地飲食業回收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再煮成營養均衡的熱飯餐,供有需要的人士果腹。目前,惜食堂每天製作超過6000份營養均衡的飯餐,免費派發予100個慈善機構,超過七成受惠者是長者,兩成是低收入家庭的兒童。

「社會在引進新的環保概念,儘管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上海長壽社區基金會理事長王曙霞告訴端傳媒。這位從街道退休的政府工作人員,一年前加入了新成立的社區基金會,該基金會是政府號召成立的民間組織,目的是將社會捐助回饋社區,現在是分享冰箱的投資方之一。「分享冰箱是一個多贏的局面,既然開始了,我們就想形成可推廣的經驗,」王曙霞說。

 

圖片來源/資料來源:端傳媒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