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 作者:CSRone

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 年產綠能3.7億度電

《重點摘要》德國的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是成功的綠能案例,在供電量與營收兩方面都很可觀,可做為台灣發展綠能的借鏡。

 

德國的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從1999年發展至今,成功立足於電力市場,社員人數已達24000人,綠電用戶數約13萬,其中商業用戶有九千個,在去年供電3.7億度,年營收1.02億歐元(約新台幣35億元),值得作為發展永續能源的借鏡。

 

經營的方式

雖然綠電一般比傳統能源貴一成,但因為不像後者有燃料成本,所以價格能夠逐漸降低,再加上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以供電穩定的水力為主(占88.45%),有利於在市場站穩腳步。目前風力占比只有11.55%,而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正計畫提升其供電比率,既是因為風能比太陽能難入門,也因為它們本身也有風能專家。

針對有時綠能發電過剩的問題,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會將風能生產的綠色燃氣,其中包括氫氣或甲烷,以儲存多餘的能源,這稱方法為「風能燃氣」(Windgas)。此方法雖然目前成本是天然氣的十倍,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的運作模式是由社員會選出先50位代表,社員代表每年開會一次,決定多少盈餘發給社員、多少繼續投資綠能,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台灣如何發展

綠色和平能源合作社的政策溝通長凱芬海曼表示,若要以合作社的方式推行綠能,就得有一群願意為此接受較高電價的消費者,因為在綠能合作社剛成立時,難免電價偏高。此外,不同意見的族群間的合作也重要,要有共識才能繼續發展下去,而非一家獨大的主導。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GraphicStock

資料來源:環境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