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5 | 作者:CSRone

政大發表歐洲產業永續創新趨勢研究成果

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於58日舉行「2015歐洲產業永續創新趨勢研究成果發表會」,分享歐洲前瞻性的永續思維與商業模式。

 

20154月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與第六屆企業永續創業競賽的得獎隊伍,共赴德國、丹麥、瑞典與芬蘭四個國家,拜訪柏林(Berlin)、哥本哈根(Copenhagen)、馬爾摩(Malmo)、赫爾辛基(Helsinki)等綠色城市,並造訪了15個企業(其中有7家名列全球永續一百大企業),此行以永續生活以及清境科技兩大趨勢為參訪重點,探討歐洲企業如何在永續議題中掌握商機,將企業社會責任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為利害關係人與城市發展的永續,創造共享價值。

 

永續城市發展經驗

永續城市指標(Sustainable cities index)講求People, Planet, Profit三大構面的平衡,People面向重視人民的生活品質;Planet面向著重於環境永續,例如使用再生能源;Profit則著重城市是否利於商業發展。在分享中也指出,永續城市的發展與其歷史脈絡有著很大的關聯性,例如瑞典馬爾摩早期是一個濱海的重工業城市,造船業興盛,但由於石油危機重創當地經濟,城市的發展也開始面臨轉型。為此,馬爾摩政府以聯合國的二十世紀議程(Agenda 21)為藍圖,開啟「西港新市鎮計畫」,打造City of future。在西港新市鎮中不使用化石燃料,而是利用西風帶等優勢發展再生能源,同時採用低電力設計電器,並加強市內的大眾運輸以及自行車系統。參考歐洲的城市發展,分享的同學指出,台北其實在永續城市的排名上有不錯的成績,但由於生活開銷的壓力而造成人才流失,同時台北也應該更重視節電與替代能源的使用。

針對同學的觀察與評論,講評人台大土木系李鴻源教授則指出,台灣其實擁有替代能源技術,但替代能源的使用率卻非常低,原因在於我們的電價太低廉,而造成沒有業者願意投資發展,事實上問題出在整體社會價值觀。因此當我們在看他國的永續發展成效時,不應該只看結果,而更應該關心決策形成的過程,以及達成目標前的準備與配套,才能真正汲取他山之石。

 

永續生活面面觀

這次的永續之旅拜訪了NokiaCarlsbergNovo NordiskNovozymesNordicScandic Hotel 等多家將永續發展融入營運策略的企業。Nokia的經營面臨多次劇烈的轉型現在的Nokia著重發展通訊科技,研發5G通訊與零延遲傳輸,展現其風險管理能力與永續經營的決心;Carlsberg是丹麥的啤酒品牌,重視向大眾推廣責任飲酒,使用可以減少能源、水資源使用的大麥品種,並研發可完全非解,達到零廢棄的酒瓶;Novo Nordisk是丹麥的製藥公司,是世界名列前茅的胰島素生產公司,以提供全世界的健康照護為企業的永續策略;Novozymes公司則將原先的環境保護限制政策轉化為新的獲利模式,以酵素為核心開發出一系列促進生態循環的產品,並且企業內部成立永續部門,外部則尋求與外在機構合作;Nordic 則致力研發更友善環境與健康的布料,以改善時尚與成衣製造業所造的水汙染與毒物危害,Nordic視永續為品牌差異化的策略,並表示已有30%的品牌商接受他們的產品;Scandic Hotel則是北歐的綠色飯店,從水資源、能源、家具使用、飲食等方面實踐綠色生活的可能性,例如房間的飲水可以直接飲用,減少瓶裝水運輸的能源消耗,並推動飯店餐廳的剩食減量策略及宣導等。

上述的企業在我們食衣住行的生活中,提供,對此,福特六和汽車總裁范炘認為,企業社會責任(CSR)應更進一部轉化成永續責任(Sustainable Responsibility),永續應該納入公司的整體策略中,並在價值鏈(Value Chain)找到空隙,融入永續概念,創造商業機會。

 

永續生活-物流與投資

在物流與投資的永續作為上,德國的KFW銀行(國有銀行)除了投資再生能源,作為外部的放款機構,也積極推行責任型投資;ESKO為芬蘭國內的連鎖型超級市場,積極重視產品安全,除了商場內80%的商品都是芬蘭製造,降低跨國運輸的能源消耗,並且販賣具有有機或公平標章之商品,KESKO也自有研究中心,可以自行檢驗8000種的商品;KONE則是德國電梯與手扶梯公司,在都市化、人口老化、重視安全的世界趨勢下,致力在建築物中創造順暢、安全的「人流」,在環境面向上,KONE也以降低電梯纜繩摩擦力等方式,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德鐵(DB)則以鐵路為基礎發展整合型物流,並視為物流為未來營收的機會,在環境的政策方面,德鐵也積極推動節能與使用再生能源,事實上減碳作為的表現,也正是大眾是否選擇搭乘德鐵的關鍵因素之一。

中山大學企管系的葉匡時教授針對同學們的分享表示,在歐洲「永續」對於企業來說已經不止是獲利的途徑或工具,而是已經內化成為他們自身的價值觀,這也是台灣應該積極邁向的目標。

 

歐洲清境科技發展

歐洲清境科技的發展現況也是這次歐洲之旅的重點之一,此次參訪的陶氏化學(The Dow Chemical)近年利用企業專長發展永續化學(sustainable chemistry),開發節能建設所需的新興材料,更將「改變」與「創新」視為企業的傳統價值;德國SIMENS則以獨特的技術與生產流程創新,增加能源使用效率;芬蘭的石油公司Neste Oil因應全球石油資源枯竭的趨勢,轉而發展生質能源,研發藻油與農作物收成剩餘物製成生質能源,而在公司內部,CSR直接影響員工的績效與薪資表現;而芬蘭的UPM從原本的造紙公司,轉而跨足生質柴油、塗料、木業、紙業,永續作為改善紙類製程,製造二次性商品,產品也80%通過FSC等永續林業認證;德國採礦公司Outotec則以技術與設備的服務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CSR首重設備與職場的安全,並降低採礦設備與過程的環境衝擊。

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認為,在國外的案例中看到許多百年的公司結合核心能力與世界趨勢,扮演solution provider 的角色,提出系統性的永續策略,影響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相較之下,台灣的永續作為還是點狀的,需要更全面構思,但我們引入國外經驗時,也需要考慮他國的政府結構,以及政策支持等影響因素。

 

這次發表會出席的師長包括帶隊的企研所教授黃家齊、副教授黃秉德、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總經理黃正忠,贊助企業代表HSBC資深副總裁陶尊芷、陶式化學大中華地區總經理陳俊達,也都出席聆聽。發表會的最後,參與的同學與帶隊的老師們表示,今年是政大企研所第7度踏上歐洲,7年來歐洲也不斷在改變,永續在歐洲是商品差異化的策略,同時永續不僅已漸漸融入公司的治理層面,也存在大眾的生活與價值觀當中,永續的商業模式在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形成正向的回饋機制。對此,台灣應更重視企業永續發展的長程規劃,向下深耕民眾的永續教育,並培養具備前瞻思維的未來企業領導人才,促成長遠的系統性改變。

圖片來源:Flickr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