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7 | 作者:CSRone

促進公平就業 締造永續社會

除了環境保護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也是永續發展的一個要務而就業問題正於近幾年來困擾全世界。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所提出的報告,2013年時失業人口共有兩億又兩百萬,預計到2018年會增至兩億又一千五百萬,可見此問題已經相當迫切。

若要消除貧困,並締造讓人人安居樂業的經濟,有六個要素得達成:
1.
持續的經濟成長
2.
經濟成長的成果能為社會各族群共享
3.
永續的經濟成長模式,而非靠借貸或是破壞自然
4.
全面的就業,讓經濟可以完全發揮潛力
5.
足夠並合理的普遍薪資
6.
人人有體面的工作職位

有些具體的目標有助於達成永續的經濟,讓人人有工作與足夠的收入:
1.
開發度低的國家維持每年7%GDP成長
2.
藉由多元化與技術提昇來增加經濟生產力
3.
鼓勵中小企業的組織正式化與成長,例如提供更多金融服務給這些企業
4.
讓經濟成長不必以環境破壞為代價
5.
不論男女、老少、殘障,都能夠充分就業,就任於體面的工作,並在2030時達成
6.
2020年大幅減少未就學、就業或接受訓練的青年人口
7.
消除童工與強迫勞動的問題

企業也能為以上這些目標付出一臂之力,以下為相關的例子:
●巴克萊銀行的「Banking Change」計畫旨在改善世界上最窮的族群的經濟狀況,藉由提供以儲蓄為主的微型金融服務帶來機會。
●聯合利華發起了「Shakti計畫」,使七萬多名鄉村的創業家能開闢新財源,將它們的產品銷往十六萬五千個村落。
Google的「Project Loon」的目的在於為偏遠地區設置寬頻網路,藉由設置高空氣球來達成,可提升偏遠地區的經濟效益。
●為了達到男女薪資平等,TESCOPwC正在審視內部的狀況,以期作出改善
●為了改善青年的就業問題,IBM發起「P-TECH」計畫,提供弱勢族群的中學畢業生銜接教育,以利將來在大專院校的學業,並在將來的職場更為順利。

就促成經濟繁榮與充分就業而言,企業並非唯一的角色,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通力合作,才可為社會帶來最大的益處。


圖片來源:John
資料來源:GreenBiz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