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 作者:CSRone/侯惠芸、劉德玲、蔡孟儒

【新知研究】經濟學人氣候變遷專題報導

《重點摘要》因氣候變遷的威脅,世界各國紛紛採取行動,並遇到各樣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環境惡化、能源技術與經濟阻力,正等著一一去克服。

前言
在西歐,風力發電渦輪機和一整片的太陽能板已經變成熟悉的地貌,這樣的場景在美國及中國也在增加中。在歐洲,如果你購買一輛車,你可能會被告知產生了多少的碳排放。許多公司,包含經濟學人雜誌,時常監控及訂定上限來減少碳排放。但這些,仍然不夠。
來自克塞特大學的氣象學家 Pierre Friedlingstein 計算,若要控制溫度上升低於攝氏2度,全世界可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約有 3,200億噸,到目前為止人類已排放2,000億噸,如果每年繼續保持在目前的排放量水準,可排放預算總量將在30年內耗盡。
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量趨於穩定,仍無充分的理由認為高原將轉為下降的斜坡。未來數年,中國或許會減少燃煤量,但崛起中的印度卻可能將消耗更多的媒,更別提正在成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哥本哈根共識中心的Bjørn Lomborg預測「很多貧窮國家將會使用更多便宜的化石燃料」。
人們常說,氣候變遷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它反而可能會更容易解決。但是其實,這是一個巨大且跨越世紀的慢性病。
氣候變遷的科學(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Supermodels)
溫室效應是地球能夠保溫的重要關鍵,若沒有溫室效應,赤道的平均溫度有可能是零下10度。貢獻溫室效應最多的溫室氣體第一名是「水蒸氣」,如果沒有水蒸氣或雲,溫室效應的效果將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則是第二重要的溫室氣體,其次是甲烷、氯氟烴(CFC)。這些氣體或多或少有持久性,例如以每噸而言,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厲害的溫室氣體,但是它能很快地被分解。而二氧化碳,從它被排放十年後是其對溫室效應貢獻最強的時期,而且它非常穩定,甚至可以維持千年。
氣候暖化使得溫度上升,而高溫使大氣中容納了更多水蒸氣。海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來抑制氣候變遷,但是當溫度上升時,海洋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而融冰產生的水吸收更多的能量。正是此原因,北極升溫的速度比其他地方更快。
公眾對氣候變遷的看法(Public Opinion: Groupthink)
富有的人相較於貧窮的人更認同全球暖化的重要性。而已開發國家又比開發中國家更認同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另一份由YouGov公司針對美國民眾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民主黨的選民中,有70%的人認為氣候變遷是人類造成的。但共和黨只有19%的選民同意這點。這項調查並不是要表示保守派是無知的。科學知識的差別不大,不同的是什麼使他們更加確信他們所相信的。
能源(Energy: When the wind blows)
即使風力發電和太陽能面板開始在歐洲蔓延,一個古老的黑色燃料卻捲土重來。2000年時世界上燃煤發電廠能生產1132億瓦左右的電力。到了2014年,已經有更多的新的發電站,可以供應1980萬千瓦。煤,大約是天然氣兩倍污染力,仍供應了世界上41%的電力,占總體能源需求的30%。
推動化石燃料熱潮的最大原因是中國,但是,富裕的西方國家比它們想像得更應該為此負責。西方國家並沒有同時出口他們大部分的重工業和汙染到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
德國大約有35%的能源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上運用可再生能源的領導國家。但是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高昂的設備成本、及因為政府補助所引起的能源市場價格戰,導致便宜又具有彈性的煤(尤其是特別便宜卻高污染的褐煤)在能源市場大受歡迎。
解決此問題的方式有個方向:解決能源在傳輸時流失的問題、儲電效率的問題、在供電較吃緊時鼓勵節電、尖峰及離峰時段的配電。
中國(China: Seeing the daylight)
中國是排放溫室氣體的大國,除了因為其14億的龐大人口外,很多在中國境內製造的污染,其實是來自於幫其他國家製造商品所產生的。
 

而中國因為本身飽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開始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大量投入資金在核能及再生能源的開發上。去年中國大約有11%的能源由可再生能源供應。
同時,由於中國的經濟正在轉型,從工業與營建業為主轉為服務業為主,也抑制了煤炭需求的成長。可是中國還會繼續是最大的排放源,因為一般民眾的民生用電會繼續成長。
農民適應氣候變遷(Adaption: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孟加拉許多地區已經成為氣候變遷的嚴重受災戶,孟加拉的西北邊日趨乾燥,但東北邊卻飽受洪水威脅,南孟加拉則因海平面上升,土地鹽化。氣候造成的大自然威脅,讓氣候難民不斷增加。
尼羅河附近的居民也都深刻感覺到氣溫正逐年上升,作物的生長的收成比過去晚,加上乾旱與水災,生成更不穩定。為幫助當地農民,非洲還研發一種耐水患的稻作,有些NGO組織輔導孟加拉等地的農夫種植更耐旱的作物,還發明一種結合種植作物和養殖漁業的土地使用方式。
儘管因應氣候變遷,許多地區的農民以不同的方式因應,但是當洪水、乾旱真正來臨,就算房屋基座加高、種植耐旱作物,人們的力量仍敵不過大自然的反撲,這些地區的農民仍是最脆弱、最受衝擊的一群。
這些貧困地區的農民將未來投資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期待他們能成為工程師、醫師或至少能在城市裡找到工作,孩子成功賺得一些錢後,再帶父母離開受氣候變遷威脅的地區。在官方的統計數據中,這樣的移民數字正不斷增加,農村人口也不斷往城市移動,城市成為受水患之苦的災民避難所。
已開發國家宣布,計畫在2020年投入一千億元幫助貧困國家面對氣候變遷,這筆基金不論是花在建設再生能源或是當地醫療、健康,對貧困地區居民來說都是對抗氣候變遷很大的幫助。
氣候變遷影響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氣候變遷使得不少地區的溫度改變,讓不同物種的原生地變得不適合生存,因此這些物種開始遷移到其他地區,例如紫閃蛺蝶就因此跨越波羅的海,尋找溫度較低的地方棲息,但是有的動物卻難以再找到適合遷移的地方,因為牠們是高山或極區的動物,氣候暖化後,不會再有更合適的地方。
在此生態改變的趨勢下,有人順水推舟,以人力去促成生物的遷徙,他們會留意,那些動植物在原生地因氣候變遷難以生存,就將其送到仍然適合其棲息的地區,藉此延續該物種的生存。 
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 If all else fails)
地球工程是應付氣候變遷的方法之一,從海洋與天空著手來改善問題。
在海洋方面,可以在海中投入大量的石灰,使之與海中的二氧化碳產生反應,形成碳酸氫鹽,使海洋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另一方法則是在海中投入鐵質,促進藻類的生長,就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這類方法的缺點是成本太高,例如要讓海洋多吸收一千兆噸的二氧化碳,就得用上4.5千兆噸的石灰。
在天空方面,可以讓船隻在航行時,用海水製造微小的鹽顆粒,進而形成小水滴,讓海洋基層雲的結構改變,更能反射光線,從而使地球降溫;另一個方法則是在平流層用飛機釋放硫粒子,一樣能將部分陽光反射回大氣層外。但是這兩種方法仍有缺點,就是大氣中二氧化碳不會因而減少,這時降溫後的溫室氣體會使地區的溫度差異減少,進而使空氣對流減少,降雨量就減少,使氣候更為乾旱。
目前的窘境與可行的方法(The way forward: Second-best solution)
目前世上有各種方式來減少排放,但是這些方法的成果目前都不樂觀。例如有人認為大力推行再生能源有助於減碳,但是再生能源至今發電量有限,不能有效取代傳統能源發電,對減少碳排助益太少。
至於碳交易制度(Cap & Trade),雖然用意在限定企業的排放額度,但是龐大工業界給的壓力卻讓政府訂出過多的排放額度;碳稅制度則會得罪某些利益團體,推行後也難以確定排放減量的數目。而碳交易與碳稅還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參與的積極度仍然不高,所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要減緩氣候變遷,該減少的排放不只是二氧化碳,減少其他溫室氣體也有效果,例如甲烷、氫氟烴、煤煙等,這些排放物也對氣候變遷有很大關係。其中減少煤煙排放是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只要在開發中國家改善當地所用的火爐,就能有成效,比二氧化碳容易看到成績。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雜誌Dirk DuckhornTakverTattersDiana Robinson
資料來源:
經濟學人雜誌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