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1 | 作者: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 CSRone 林新雅

【時事趨勢】COP21後,台灣的氣候治理之路?

 《重點摘要》COP21結束後,政府將針對國際氣候趨勢及發展,擬訂下一步的策略方針與因應之同時,企業和民眾可從這次國際會議中進一步了解和思考哪些方向與機會?上週CSRone分別參與台大風險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舉辦的「臺灣風險社會論壇暨記者會」及CCS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的「巴黎氣候會議談判後的觀察與因應」研習課程,本篇彙整兩次會議的關鍵思考,以產、學、民三者角度看台灣下一步的氣候治理之路。

 

【重點報導】12/16(三) 臺灣風險社會論壇暨記者會 

論壇暨記者中,主辦單位同時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社科院風險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周桂田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親自赴會參與COP21的林子倫副教授,近年以青年NGO身份出席COP會議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也有政策研究長 謝尚融為代表出席參與,分別針對COP21會議的第一手消息以及會議內容發表分析。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社科院風險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會中,中心的周桂田主任指出,台灣正面臨系統性風險的挑戰,且由2012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比較可看出,台灣正經歷典範轉移的過程。李遠哲語重心長的說道,相較其他國家政府積極承諾減碳,台灣落後非常嚴重,政府並未明確與民眾溝通該如何做,他更鼓勵現場與會者,雖然COP會議只由主權國家決定,但台灣更應該將定位從國家公民的身分提升為世界公民的角色,李遠哲呼籲,學者應多提出建議予政府,並從學校做起,但他也強調,老百姓仍是主要力量。而這次赴會參與COP21的林子倫教授也表示,現國際間氣候變遷的問題,已從科學的問題,轉變為政治問題,而且全球氣候治理已朝向多主體、多層次、多面向發展。

 

【十張圖表】氣候變遷公眾風險感知調查結果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針對「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永續、低碳能源等議題」進行調查,並於12月16日臺灣風險社會論壇暨記者會中公布2015年調查結果,並與2012 年調查結果比較,以下為重點結果與分析:

調查研究方法

l   調查執行期間:2015年11月5日~2015年11月13日

l   調查對象:住於臺閩地區(包括台灣各縣市以及離島的澎湖縣、金門縣和連江縣),且年滿18 歲者

l   調查方式:電話訪問

l   調查數量:有效樣本共計1,071份

調查結果關鍵分析

此調查針對民眾在風險認知、溝通、治理、參與等面向作全盤性的調查,以下根據調查結果,整理出5個重點,其中包含以下幾面向:

 

1.     民眾對氣候變遷的風險感知強,永續及低碳意識也持續增加

無論在2012年或2015年的調查中,受訪民眾認為全世界現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氣候變遷」都佔最高比例,約7成左右。此外,高達74.3%受訪民眾並不同意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是被誇大,較三年前(2012年)的明顯高出近1成。

2.     多數民眾認為環境與經濟本身並不衝突,但對氣候風險所帶來的契機仍持保留態度 

高達近七成(69%)的受訪民眾認同落實環保能同時促進經濟發展,但僅有33%的受訪者認為對抗議氣候變遷能給予經濟成長有正面的助益。由此可觀察出,民眾普遍認同環保與經濟的同步進行,但究竟對抗氣候風險能如何正面提升台灣經濟發展,仍是各界需持續討論的。

 

3.     多數民眾認為政府與企業的風險溝通及治理做得不透明且不充足

民眾對於政府在氣候變遷的資訊透明及充分程度仍有待加強,過半(50.4%)的受訪比例認為目前氣候變遷的資訊來源並不充足,更有62.1%的比例覺得政府氣候變遷相關決策並不充分開放透明。至於民眾對企業在社會責任承擔的認知上,73.8%的受訪者認為企業在對抗減緩氣候變遷行動上做得並不足夠,而其中教育程度達專科以上比例高於其他教育程度者。更有高達84.4%的受訪民眾,認為企業在負起處理氣候變遷的社會責任上做得並不足夠。

 

4.     受訪民眾對環境的願付代價(willing to pay)的意願並不如既往媒體報導的弱

這個調查結果顯示,顛覆以往報導「民眾對環境願付代價意願薄弱」的印象,在這次受訪民眾當中,高達85.1%民眾是願意以高電價支持再生能源的發展,66.3%受訪者表示支持改用天然氣發電的選項,而同意以核能減少二氧化碳的增加的比例僅37.7%。

5.     多數受訪民眾對於產業結構轉型的調整及環境相關稅務支持

調查中,近七成(66.5%)民眾同意政府調整高耗能與高汙染的產業結構,68%受訪民眾也對政府開徵能源稅與環境稅上表達支持,比例較2012年的調查結果(61.1%)亦提升不少,此外,本月17日環保署長所公布的明年能源稅制的立法便政府下一動作

 

【企業因應之道】面對2016年,企業可思考的7方向

緊臨全新一年,當政府正研擬下一步氣候因應與治理的這段期間,整理幾位這次參與COP21的學者與組織所觀察,分別以「內」與「外」兩層面來看,一共7個方向,值得企業內部探討及積極參與的部分。

l   內部盤點、整合與評估

n   評估氣候變遷帶給企業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對社會的衝擊已從近幾年可端倪出,企業未來面對氣候風險上的相關因應,會是未來企業競爭力差異化的拉鋸之一,在報告書架構綱領GRI G4版本的經濟考量面中,也明確考量氣候變遷的風險因素:

 GRI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活動所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與機會 說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這些風險與機會可能對營運、收入或支出產生重大的變化

建議企業在規劃內部營運及永續策略方針的過程中,內部也慎重評估氣候變遷短、中、長期可能帶來的風險,並探討因應的氣候政策與計劃,從中挖掘及預備迎接新的商機與發展可能性。

 

n   訂定明確減碳目標與計劃:

根據CSRone「2014年台灣CSR報告現況與趨勢」分析報告關鍵發現,在制定環境面目標上,台灣企業有制訂5年內與5年後目標的比例分別為43%及19%。相對於國際頂尖企業,在落實當責的永續精神上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建議企業可參考CDP七倡議的首項倡議,並以科學的方式,明確訂定出短、中、長期的排放目標,並依制定的目標,提出相對應的減碳計劃。

 

n   建立自身與供應商的溫室氣體三範疇盤查機制:

企業針對溫室氣體三範疇的盤查建立明確的機制,可釐清各排放源所佔比例,作為企業接下來因應政府及國際減碳趨勢的重要依據,並可進一步提出相對因應與企業減緩計劃。除此之外,建議不只嚴格監督企業本身,也與供應商有效合作策略聯盟,並將溫室氣體盤查納入供應商的評估及審核機制一環。

>> 推薦閱讀:企業如何納入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三與免費盤查資源?

 

n   研究碳市場:

儘管這次《巴黎協議》在碳價格上並無明確共識,但碳有價化(Carbon-pricing)是這次會議中的熱門議題,面對碳有價化的時代將是企業和民眾都需準備的。因此建議企業可開始研究碳市場的趨勢及發展可能,並探討評估「內部碳價機制」推動的可能。

>> 推薦閱讀:台灣碳權交易有發展可能?進一步了解台灣首次碳權交易!

 

n   了解碳責任歸屬的轉變趨勢:

這次在COP21以「消費基礎」計算碳排放責任(Consumption-based accounting)也被提出討論,歐盟與中國也都有相關代表贊成此方法的計算,未來在「碳責任歸屬」上將可能有所變化。建議企業可先了解此計算方式,進而評估此轉換將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l   外部溝通強化

n   積極參與政府制定與決策過程:

在政府內部研擬氣候治理策略的這段期間,企業除了內部溝通與討論外,建議企業在政府接下來NDC內的目標、政策、配套措施等制訂與實施上更積極參與,適時提供產業界的實際評估與建言,幫助企業接下來的35年能確實達成《溫管法》所規定國家長期減量目標「2050年回到2005年排放量50%以下」。

 

n   固定且有效的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由這次《氣候變遷公眾風險感知調查》結果觀察,民眾對企業在CSR的承擔上普遍認為不足,因此企業在公眾的永續溝通上,可以更積極且有計劃的進行,並定期與外界溝通企業的因應,清楚且透明揭露減緩與調適目標及計劃。

 

整體而言,在國際趨勢上,今年COP21會議是企業及各公民與組織團體最積極與厚盼的一次,而這份力量更是希冀影響台灣下一步氣候風險治理的一股推力。台灣無論是企業、學界、公民,由調查及諸多公開課程及論壇會議中,均可嗅出「低碳經濟社會」的轉型是台灣不可繞道的期盼,而產、官、民、學四方如何充分、透明的溝通與揭露各資訊,進而締造彼此間的信任,第四權-媒體的平衡報導,能否幫助彼此的推動與互助,也將是這股低碳浪潮的一大潤滑劑。

 

其他相關文章:巴黎協議後,企業的下一步?

資料來源: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氣候變遷公眾風險感知調查》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