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 | 作者:CSRone / 林新雅 / 蔡孟儒

【永續趨勢】循環經濟的眉眉角角,從理念到實務

 《重點摘要》循環經濟的提出,改變了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中產品「壽終正寢」的概念,講求的更是產業體系的「再生恢復」。從全球科技龍頭Google到國際時尚品牌H&M,都主動倡議循環經濟的實踐!本專題摘錄GreenBiz資源回收體系部門的副總Susan今年初的專欄文章,提供企業循環經濟的思考得以落實。

 

2000年,英國退休的航海家Ellen MacArthur創立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簡稱EMF,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致力推廣「循環經濟」的概念。到去年,已推廣為全球一再提倡並耳熟能詳的名詞。

>> 延伸閱讀:Google承諾用「循環經濟」打造零浪費企業時尚產業永續理念 H&M實踐循環經濟

 

該基金會更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和麥肯錫合作推動的「Project MainStream(主流計劃)」,還出版報告《智慧資產:解放循環經濟的潛力(Intelligent Assets: Unlock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potential)》。

循環經濟以永續的方式,運用環境與資源,一方面減少廢棄物,另一方面增加資源,相較於現行「開採、製造、丟棄」的線性經濟,循環經濟給予各角色自行積極行動的空間,透過不同角色之間彼此合作,進而形成完整的體系。但這僅止於理念,企業該如何朝循環經濟來發展呢?可以從兩個面向切入:

 

1. 循環經濟一條龍 - 整體價值鏈的功能

循環經濟價值鏈

 

想完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經濟,不能單靠專職資源回收的廠商及運輸業,價值鏈中各環節都須善盡其職,例如製造商與物料再處理廠商的任務,是讓回收物的品質能達到消費者的要求;銷售通路則該重視供應商的永續承諾與貨物品質;公關行銷公司的責任與通路近似,得掌握客戶出售的產品是否盡可能符合資源回收的條件。除了企業,消費者的角色便是採購習慣的轉變及重新塑造,選購可回收的商品,為促成循環經濟盡一己之力。

 

2. 有效率的回收體系

發展循環經濟有個重要的步驟,就是具備有效率的回收體系作為供應鏈,藉此提供足夠的回收物料支撐相關的市場,才能使循環經濟成形。因此,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正好能提供足夠的回收量,是以回收促成循環經濟的有利條件。

而另外一項有利條件則是運輸規劃的有效性,例如,由中心點向外散發的輻軸式交通網,能提供更有效率的搜集回收物料,進而降低成本,促進循環經濟價值鏈的收益提升。 

雖然上述的事項多數主導權在於公部門單位,但企業也可以積極參與,一同改善回收體系。單靠政府的法律推行,資源回收的效果會有限,反而,透過地方社區積極參與更能徹底落實,而企業便可先於周遭的社區開始著手,讓回收物資源源不絕的進入價值鏈。Tetra Pak(利樂包裝)與General Motors(通用汽車)便是現有的案例,這兩家企業在美國田納西州與政府合作,在物料的流向中找出問題並加以改進。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上,統合價值鏈所有角色都各司其職,以及建立遍及各處的有效回收體系,在這兩件事上企業都有發揮的空間,從中創造永續的經濟價值。

 

文章來源:The circular economy move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循環台灣基金會

延伸閱讀: 【影片分享】 Google承諾用「循環經濟」打造零浪費企業2016年備受關注的6大「永續包裝趨勢」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