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7 | 作者:

三聚氰胺,很重要嗎?

洋人的食物畢竟還是吃不慣,所以外子跟我習慣去中國超市買一些家鄉味過過乾癮,我們不外乎是買一些罐頭、餅乾、或是佐料的中式調味。因為愛用國貨加上中國黑心商品充斥,Made in China 的產品我們是盡量能不碰就不碰,就是像味全等知名的台灣品牌,如果是中國製,我們也是盡可能不買。無奈的是,在芝加哥要買到非中國製的產品真的要碰運氣。

在毒奶事件爆發之前,台製的餅乾點心還有沖泡式奶茶是我的最愛,其實任何產品只要是 Made in Taiwan,就像是有國家掛保證一樣,只要是我愛吃的通通都可以放進購物車裡。但現在我總是要考慮再三,因為我不知道產品的原料是不是來自中國,裡面是不是含有讓人聞奶色變的三聚氰胺?我的理性和感性總是彼此拉扯著,有時思鄉的焦躁讓我顧不得洗腎的風險(怪怪,突然想到美國看病不便宜哩),於是我像個被寵壞的三歲小孩般,大快朵頤成分來源不明但台灣製的戰利品。

三聚氰胺這什麼怪名詞,我是一直到最近才搞清楚它的念法,在此之前我以為它跟我關係不大,然而當母親透過越洋電話氣急敗壞跟我抱怨很多奶相關的東西都不能買了,還有每天必來一杯的即溶咖啡也不能喝了,就是連家裡附近最常光顧的麵包店她都不敢去了,然後接著當我自己的消費習慣也受到影響後,我才深刻體會三聚氰胺帶來的震撼。當大家還在討論到零檢出跟未檢出的差別,還在計較到底是國際認可的2.5ppm還是嚴格標準的0ppm的時候,台灣民眾的信心已經在崩盤中。

三聚氰胺,真的這麼重要嗎? 那麼多致癌的化學物質在我們的食物鏈中,三聚氰胺不過是檢驗出的其中一項,然而毒奶風暴卻像滯留鋒面般帶來讓人心情無法提振的霪雨? 如果政府有一套審慎一致的檢驗措施,如果企業有一套透明完整的品管機制,台灣是否就能撥雲見日,民眾重拾消費信心?'

當奶粉業者呼籲政府檢驗標準須跟國際接軌的時候,不妨對內先作一個簡單的員工意見調查,看有多少員工對自家產品有信心,看有多少員工願意嚐試未達政府檢驗標準而被要求下架的產品? 倘若這些業者可以得到自家員工的支持,屆時再來談與國際接軌是不是也不遲?

毒奶事件驗出的不僅是致癌物質三聚氰胺,而是身為檢驗企業社會責任重要一環的政府的應變措施,以及企業的自省能力,同時也再度驗證脆弱的消費信心需要政府單位以及企業一起來維繫,因為到頭來不管歐盟認可的上限如何,消費者的信心才是維繫整體經濟體及延續企業品牌的重要關鍵。

- CSRone 駐芝加哥特派人員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