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8 | 作者:CSR@天下/洪詩宸

全球每秒賣出2萬個寶特瓶 生物分解來得及吃光塑膠海?

炎炎夏日,買瓶沁涼的寶特瓶冷飲吧!這些使用壽命不過半天的塑膠瓶,卻為地球帶來如氣候變遷般嚴重的全球環保危機——塑膠瓶氾濫成災!

根據國際產業研究機構歐睿信息諮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最新發佈的《全球包裝趨勢報告》指出,去年全球賣出了4800億個寶特瓶,相當於每秒就賣出2萬個。這些瓶子排列起來的長度,已經超過地球跟太陽之間一半的距離。因為便宜又易攜,全球寶特瓶的使用量成長速度驚人,10年前「才」3000億個,估計到2021年將增加近一倍、約5833億個。

台灣寶特瓶回收率95%,也難以吸納全部

如此龐大的數量,很難靠回收完全消化掉廢棄寶特瓶。被稱作垃圾處理天才的台灣,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5%。但根據環保署估計,台灣一年回收量也不過約9萬公噸(相當於45億支600ml寶特瓶),更別提回收率只有59%與31.8% 的歐洲與美國了。

再怎樣回收,還是有許多瓶子逃不過被當成一般垃圾焚化,或是在海上漂流的命運。致力於倡議減塑運動的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500萬至13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洋,被海鳥、魚和其他海洋生物吃下肚,到2050年,海裡塑膠總重量甚至將超越魚群!南太平洋上的漢德森島(Henderson Island),就是典型的塑膠垃圾受害者。這個無人小島本該是與世無爭的生物天堂,但沙灘上堆滿來自全球各地的塑膠垃圾,密度之高,竟然讓它在世界紀錄上留了名。

回收再利用,受限於品質與法規

該如何解決這個危機?回收再利用是解法之一。寶特瓶原料是從石油提煉出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就是PET),可以回收轉成衣服用的聚酯纖維。H&M利用回收的塑膠瓶與海洋垃圾,推出環保衣服。台灣的大愛感恩科技,也開發出不少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產品,如背包、西裝、鞋子等。

然而,回收再利用有其侷限性。一是品質。大愛感恩科技協理虞珊明表示,寶特瓶在再製過程中,會經過多次高溫加熱,導致品質不如石油直接製成的產品。也因此,有些產品宣稱採用環保材質,但可能只有部分採用回收材料,剩下還是新料。大愛感恩科技也是因為與工研院合作研發,才能做到完全用回收材料製成產品。

此外,法規也可能限制回收用途。例如台灣因擔心有毒物質殘留,法規禁止將回收再製寶特瓶原料(rPET)用在食品包材,這意味著台灣到處可見的寶特瓶,全是以石油提煉出的新品,而非用回收材質製成。

生物可分解塑膠,不掩埋而焚化則失去意義

在回收成效的限制下,生物可分解材質是另一個解法。可口可樂在2009年即推出了混合30%植物成分的可分解瓶(PlantBottle)。但無論是可口可樂的PlantBottle,是台灣常見的玉米澱粉塑膠袋,生物可分解材料除了成本較高,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在嚴格的高溫高濕環境下,掩埋60~90天才會分解完畢。如果放在不同的環境下,分解時間可能會更長,而要是流入海中,分解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在台灣還有另一個問題:因為垃圾幾乎都是焚化處理,即使是生物可分解塑膠也不會掩埋分解,最後仍是用焚化處理。更何況這類特殊材質的塑膠瓶,若被投入寶特瓶回收,還會損害整批回收產品的品質。「台灣現在沒有特別針對可分解塑膠做分類,這些垃圾若是進入焚化體系,就失去了本來的美意,」中華民國環保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秘書長謝光尹說。

回收是不得已,不要用最好

在有限的科技與法令的規範中,即使是台灣,也無法不斷循環利用寶特瓶。生物可分解材料也因法規的不足,而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那該怎麼辦呢?在無法完全杜絕寶特瓶的情況下,可以先從減量使用著手。例如,公司行號可以盡量減少提供瓶裝水,個人也可以養成自帶環保瓶的習慣,降低對瓶裝水的依賴。

誠如虞珊明所說:「回收是不得已,不要用最好。」這才是減塑的根本之道。

「CSR@天下」簡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二十年來,CSR逐漸受到重視,成為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CSR@天下」官網連結:http://csr.cw.com.tw

《延伸閱讀》

全球首雙海洋垃圾鞋 只有台灣能做
跟9萬座艾菲爾鐵塔一樣重 83億噸塑膠快壓垮地球
 

圖片來源:Ravi Khemka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